外化而内不化说的是什么 外化而内不化的理解

更新时间: 2024-05-20 13:46:55

导读:外化而内不化说的是什么?外化而内不化的理解是什么呢?这说的是古时候的人在其外能适应环境的变化,在其内依旧能坚守高尚的情操。痛苦是人生的底色,从根本上说我们没有自由,但是人拥有理性,从而可以战胜本能。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。

“外化而内不化”说的是什么

“外化而内不化”出自《知北游》篇:“仲尼曰:‘古之人,外化而内不化;今之人,内化而外不化。’”“外”,指人对内心之外的所有事物的态度以及外在行为;“化”就是“变化”的意思,这种变化不是说的自然变化,指的是人们对外在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,说白了就是随机应变之意;“内”,即内心,指的是人们内心所保持的一种自然本性。所以“外化而内不化”是一种豁达而坚贞的人生观的体现。

古时候的人在其外能适应环境的变化,在其内依旧能坚守高尚的情操。当今的人,其内不能恪守礼法,其外又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。顺应外物变化的人,内心纯一坚定而不离散游移,时事境迁依然能安然听任,处之泰然,安闲自得地与外在环境相顺应,处世为人游刃有余。“外化而内不化”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受纷繁嘈杂的外部世界所影响,要在内心上有所坚持,否则将被大千世界所左右,从而丧失自我,不能自拔。生命有所坚持,生存才可以随遇而安。

外化而内不化的理解

在《知北游》一篇中,庄子曾借孔子的口提出了一种人生价值观:“仲尼曰: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,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。”

“外化而内不化”的意思是说,外表随物变化,而内心有所坚持,凝静不变。

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,正是在于自我的独特性。其独特的价值观、独特的风格和内心的秉持构成了独立的人。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,非常融通,但他的内心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独特,有自己的坚持,这就叫做“内不化”。

生存随遇而安,生命有所坚持。面对外在的世界,应该通达和顺应,而内心则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,不要随波逐流。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,而内心始终固守着最初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那么他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,外事外物都无法动摇他的初心。

只有我们做到“外化而内不化”,才能真正达到乘物以游心的境界。所谓“乘物”,就是驾驭自然规律、知识思想和法则。要乘物首先要顺物,就是要外化。但又要坚持自我的本心,就是要内不化。

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,又最大限度地坚持自我,才能够“乘物”“游心”--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。
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外化而内不化说的是什么,外化而内不化的理解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:

网站客服电话:
邮箱:

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!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? 2009-2020 10tqp.com

滇ICP备2023005770号-64